案例回顾:
2012年4月份,浙江某高科技企业需要招聘一名研发部经理。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初试、相关领导复试后,最后敲定了两位候选人秦某和刘某。秦某履历显示其有短时间在竞争对手公司里任过职,而且经验相当丰富,资历很深;而刘某却年轻有为,大学毕业后一直在外企工作。
鉴于研发经理岗位属于公司的核心技术岗位,而且以前就发生过聘用的研发经理工作不久就“不辞而别”、盗窃公司核心技术资料而去的先例,给公司造成巨大的损失和负面影响。“前车之覆,后车之鉴”,为避免类似事件的再一次发生,该公司于是委托鉴贤背调网对两位候选人进行雇前背景调查。
鉴贤背调网在确定该客户企业的需求后,制定了切实可行的调查方案,明查暗访搜罗相关证据,最后发现刘某的工作经历与其简历所述一致,虽然工作时间不久,但是其工作能力却十分突出,其原工作企业的上司、同事对他一致好评。而秦某的工作经历却藏有相当大的“猫腻”,他的实际工作经历与其简历所述大相径庭,其不是只短时间在客户竞争对手企业里任职,而是绝大多数时间都呆在竞争对手企业,只有两次短时间去其他公司任职的经历,后面又回归。而他的简历却“避重就轻”颠倒过来表述为:只短时间在竞争对手企业任过职。更为让人大吃一惊的是:鉴贤背调网通过各种方式手段得到可靠内幕消息,秦某在竞争对手企业里的地位还不一般,持有一部分股权。他这次“跳槽”很有可能就是奔客户企业的核心技术而来。
收到鉴贤背调网最终的背景调查报告后,客户企业决定聘用刘某。其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感慨而言:多亏做了专业的人才背景调查,要不很有可能就录用经验丰富、资历深厚的秦某了,那样还不知以后会给企业带来多大风险呢!
鉴贤背调网分析:
对于很多高新科技企业来说,技术是其竞争的核心力,至关重要。可是,企业有时又不得不外聘一些技术人才和骨干,而且还是在比较重要的职能岗位上。这时,企业如果“冒冒失失”外聘,就可能有技术被盗、外泄的风险,上述企业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这个时候,对候选人的工作背景进行详尽的调查就很有必要了,而调查的渠道最好是用专业、独立的人才背景调查机构,如果采用企业里的人力资源部门,其调查的渠道、方法以及专业性都是有限的,无法对人才背景做出准确的评估。
另外,客户企业对求职者的简历“注水”也要特别注意,一些求职者很“狡猾”,不会完全杜撰工作经历、赤裸裸作假。而是在工作时间上做些“修改”、工作履历上做些“注水”,上诉案例中秦某的简历就是典型的例子,这就很容易“糊弄”一般企业里的人力资源部门。因此,只有通过和专业的第三方人才评鉴、背景调查机构合作,才能对候选人的工作经历有准确的把握,从而放心聘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