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尚贤达猎头公司医药行业猎头顾问了解,2017年,我国药品市场规模达1.58亿元,较2016年增长6.0%;最近五年复合增长率为7.5%;2018年我国药品市场规模将达1.71万亿元,较2017年增长8.3%。2017年,医药工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利润总额3519.7亿元,同比增长16.6%。
上述医药行业发展数据来看,我国由于人口基数庞大,居民生活水平提升和健康需求加大,人口老龄化日渐严重,慢性病群体庞大等因素,我国的药品市场将持续性总体增长,增幅有所回升,后劲可期。但从行业和具体企业来看,业绩分化明显,强者越强的特征较强。利润增长较好的是生物药品和化药制剂。中成药注射剂出现负增长。
多年以来,我国的生物医药产业发展速度虽快,但发展质量并不高,创新能力不强,特别是重产品、轻基础研究,重销售、轻研发,重销量、轻质量。近些时间,国家有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创新的政策制度,如药品上市持有人许可制度、临床机构认证管理、两票制,以及支持本土创新药研发和加快审批等工作。目前的疫苗事件暴露出了我国医药行业的产品质量问题,“我不是药神”事件暴露出了我国癌症药和关键药品的科研核心技术和创新能力严重不足问题。
创新既是一个国家、一个行业发展的持续推动力,也是驱动着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核心推动力,尤其以脑科学、新一代基因技术、新一代生物检测技术、类脑人工智能、合成生物技术等为核心的关键领域的技术突破,更是决定着未来全球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战略方面和战略格局。生物医药产业具有高技术含量、高投入、高风险、高回报、研发周期长的特点,因此生物医药创新发展更是受到人才、投入、信息与情报等创新要素的影响。
我国在创新药研发投入方面,除了财务的投入欠缺以外,人才激励机制、高校人才培养方式和评价方式等的缺乏,人才流动受限,也是影响医药产业创新的重要因素。随着国内生物医药产业爆发式发展,对于人才的需求在急剧增加,特别是创新性高级研人才。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生物医药行业的高级研发人才招聘需求同比增长21.6%,营销类高级管理人才招聘需求同比增长20.3%。目前全国生物医药研发人员有100余万人,其中30%是近几年从海外归来的精英。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已在生命科学和生物药物研发领域积累了一批国际知名华人科学家。但从人才的质量和数量来看,都与企业与市场的需求有较大差距。研发类高级人才的培养周期更长,必须要有较长周期的技术积累、试验试错、临床验证和审批周期,其效益的发挥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所以对于药品研发人才的引进、培养和支持更应得到特别的关注和重视。
据尚贤达猎头公司医药行业猎头团队的数据,2018年前7个月,医药行业高管委托猎头公司的职位同比共增长了19.6%,其中研发类职位需求同比增长了22.4%。2017年,生物医药A股上市公司研发支出总计达303.2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1%。这也从侧面验证了医药企业对创新和研发工作的重视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近年来我国多地都积极推动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在生物医药领域,需要加速度的不仅仅是技术和人才,生产环节的加速度也至关重要。我国还需不断加大创新资金投入,完善创新体制,组建创新人才队伍,为生物医药产业创造良好环境。要进一步构建良好创新生态,大力发展核心技术,创新研发管理,提升专利保持和成果转化,重视研发人才薪酬福利和长期利益绑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