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资讯

新员工入职前背调案例分享

作者:管理员 来源:本站 发布时间:2018/6/5 19:30:19


  

北京一家做大型软件销售的公司,有个销售经理,来公司之前是作为同行客户到公司参观过产品,参观完以后就说要来公司上班,老板觉得这个人不错,就点头答应他来公司入职。办理入职以后不久,发现他在不断地搜集公司的产品资料,还要求公司内部OA系统公开权限,给他的客户查阅资料,抢其他同事客户,只要是能接触到优质客户的机会,他都会去争取等等。他手下还有两个同事,他要求两个人将所有的客户信息全部归到他那里,不让他们去见客户。

我们一起回顾下案例的要点:一个销售经理,作为客户来公司参观,后要求来公司上班;老板点头,入职后,发现一系列异常:不断地搜集公司的产品资料,要求公司内部OA系统公开权限,抢其他同事客户,只要是能接触到优质客户的机会,他都会去争取。他手下还有两个同事,他要求两个人将所有的客户信息全部归到他那里,不让他们去见客户。可谓疑点丛生。那么该怎么做呢?

背景调查去伪存真,可以帮助企业规避很多后期风险,作为招聘流程最后的防火墙,将此前所有工作的价值最大化;另一方面,考察候选人能力、适应性等“软性因素”,全面了解候选人,是入职前必不可少的流程。

  首先核对简历的真实性工作经历,可以通过之前的公司进行查看;其次就是员工的雇佣风险调查、工作能力评价、工作意识/个性评价、工作业绩评价进行详细背调。

  客户资料系公司重要的经营信息,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公司一般都会采取一定的保密措施,属于商业秘密。

  如公司员工违反《保守商业秘密协议》获取、使用、披露客户信息,应认定为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如该行为给公司造成了重大损失,包括减少盈利、增加亏损、引起破产、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等等,则依法应认定为侵犯商业秘密罪。

  侵犯商业秘密罪的法定刑为: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造成特别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背景调查是对候选人过去的职业经历的确认,具有事后性,但是是引进关键岗位必不可少的环节。对于了解应聘者,降低公司风险很有帮助;切不可把背景调查当鸡肋,否则会对公司造成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